
通過新任管理層幾位核心成員的履歷,足以看出廣汽集團接下來的戰略規劃方向。總經理閤先慶是廣汽體系內成長起來的“本土帥才”,曾任廣汽豐田董事長、廣汽傳祺和廣汽埃安董事長,履歷橫跨合資運營和自主品牌多個關鍵領域。
總會計師王丹作為財務負責人,負責財務管理和資本運作。五位副總經理中,高銳現任廣汽本田董事長,在合資板塊擁有豐富管理經驗。江秀云除了是副總經理,同時擔任總法律顧問,負責合規與數據信息業務。鄭衡在品牌營銷和能源業務方面經驗豐富,同時還兼任優湃能源董事長。黃永強負責公關宣傳本部,并兼任廣汽國際汽車銷售副董事長。陳家才是比較特殊的一位。作為核心管理層團隊中唯一的80后,與其他老廣汽人不一樣,他屬于引入的外部人才,擁有近10年海外業務實戰經驗,曾擔任賽力斯汽車集團海外BU輪值總裁、奇瑞汽車捷途品牌的國際業務。

此次的人事調整,是廣汽集團“番禺行動”在人才層面的關鍵落子,旨在通過一個具備復合能力的團隊,在幾個核心戰場扭轉不利局面。
首先,強化自主板塊,打通內部協同。新任總經理閤先慶同時兼任廣汽傳祺和廣汽埃安的董事長,這種安排有利于整合自主品牌的資源,解決此前三大品牌(傳祺、埃安、昊鉑)可能存在的各自為政問題。他的跨領域經驗,有望更高效地調配資源,推動三大品牌實現差異化發展。
其次,激活合資業務,穩住業績基盤。在合資板塊(廣汽本田、廣汽豐田)銷量下滑、收益銳減的背景下,新班子中,有廣汽本田董事長高銳這樣擁有合資公司管理經驗的成員,肩負著推動合資企業加速電動化轉型、重回增長軌道的重任。
第三,發力海外市場,拓展增長空間。引入像陳家才這樣擁有成功出海經驗的外部高管,直接負責海外業務,顯示出廣汽對國際化戰略的高度重視。其實戰經驗將為廣汽的“ONE GAC 2.0”出海戰略注入新思維,對于急需在海外尋求增量的廣汽至關重要。
新一屆領導新班子的組建,是廣汽集團自2018年推行職業經理人制度以來的第三屆團隊更迭,全面遵循了“市場化選聘、契約化管理、差異化薪酬、市場化退出”的機制。
廣汽集團此次整個選聘過程,嚴格遵循市場化機制,配套“薪酬能高能低”的激勵約束機制,旨在打破傳統國企的某些慣性,激活組織活力,確保團隊的戰斗力和經營導向。
可以說,廣汽集團此次管理層任命,是一次極具針對性的部署,通過內部提拔與外部引援相結合,組建了一個既懂廣汽內部生態又具備外部視野的班子。至于他們能否合力帶領廣汽穿越當前的行業風暴,在新能源轉型、智能網聯升級與海外市場拓展等關鍵戰役中取得突破,時間固然緊迫,但人們也需要一點耐性。



